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
注意事项

  1、抽血后,需在针孔处进行局部按压3-5分钟,进行止血。注意:不要揉,以免造成皮下血肿。

  2、按压时间应充分。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,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。所以当皮肤表层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压迫,可能会因未完全止血,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。因此按压时间长些,才能完全止血。如有出血倾向,更应延长按压时间。

  3、抽血后出现晕针症状如:头晕、眼花、乏力等应立即平卧、饮少量糖水,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体检。

  4、若局部出现淤血,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,可促进吸收。


指标结果解读

正常值:
  35-45s

高于正常值:
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见于:
  a)血浆因子Ⅷ、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:如血友病A、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;
  b)严重的凝血酶原(因子Ⅱ)、因子Ⅴ、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:肝脏疾病、阻塞性黄疽、新生儿出血症。肠道灭菌综合征、吸收不良综合征、口服抗凝剂及低(无)纤维蛋白血症等;
  c)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:如继发性、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;
  d)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: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;
  e)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。

低于正常值:
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见于:
  a)于高凝状态:如促凝物质进人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;
  b)血栓性疾病:如心肌梗死、不稳定型心绞痛、脑血管病变、糖尿病伴血管病变、肺梗死、深静脉血栓形成;
  c)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等。

相关检查

Copyright © 1999-2014 疾病百科

免责声明:邻医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,请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,谢谢合作!